阿里会有危机吗?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句笑话:强大如阿里,怎么可能会有危机?然后一大堆粉丝就会喷盐汽水:阿里各种优秀数据、马云全世界演讲、改变世界等等言论会把人淹死。
瑶台觉得现在的价值风气可能有些问题:只要这人成功了,似乎他说什么都是对的,只要这人失败了,说什么都是错的。判断是非不是用理性思考,而是用功利的眼光,并非幸事。好在马云最近996的言论,让他的光环外衣稍微褪色一些,有些放在以前注定会被喷死的话,也就能说了。
瑶台并不否认现在的阿里巴巴有多么强大,正如当年诺基亚如日中天的时候,正如当年联想收购IBM-PC业务时候的意气风发,也正如柯达成为业界传奇的时候。但没有什么组织是永垂不朽的。这里面的基本规律是“熵”的必定增加。(参考瑶台此前文章,任正非对此也有相关论述)。那么,逐渐侵蚀阿里巴巴的“熵增”会是什么?
很多人都能感受到以往高歌猛进的互联网现在似乎进入了寒冬。但这其实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。时间回到2000年以前,互联网代表那个时候的先进生产力,阿里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。电子商务解决了部分传统零售无法做到的东西,在线金融与支付做到了传统金融业无法做到的事情。包括其它的搜索引擎,各种APP,本质上是生产模式与工具的更新,更有效率、质量。各种
但效率是不是能被互联网无限提高?明显不是。传统互联网聚焦连接,强调用户体验,模式与用户数据。他没办法造出一块芯片,也无法引领某个行业做出更底层的变革。而这些恰恰是代表了下一阶段先进生产力的东西。甚至乎,他对本行业内部都是有害的。譬如以前被神吹的某滴,颠覆了传统出租车行业,所以被传统行业欺负的吃怪群众们沸腾了,结果呢?勇士屠恶龙不是为了行善,而是为了成为下一条恶龙。
很多人会说阿里的某宝某猫多么伟大,有多少社会贡献,这其实是个伪命题。因为社会消费总额在一个时间段内是相对固定的,阿里做的,无非就是把传统行业的生意与就业抢过来,本质并没有增量。但以前某商家离开某个经销商还能活,现在某个商家离开阿里,几乎就等于死了。阿里一调整某个政策,很可能就会死一大片商家,而且死了还没处说理去。线下越来越萎缩,而线上的成本也越来越高。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。
这是阿里本身的局限性所在。他的作用只是影响了蛋糕的分配,并不能让蛋糕变大。甚至他还把各种资源逐渐往自己集中,吃亏是最终还是实体经济与消费者。譬如双11各种好看的数据,让大家都很兴奋,但这是否有意义?你看中某个东西,双11会降价,那么10号你会买吗?甚至连10月份你都不会买。两个月的需求被压缩到一天爆发, 蛋糕大小并没有变化。
阿里做了一些不正确的事情。马云关于996的言论,这里面的利益是非,近段时间算是讨论得比较清楚了。但阿里每晚通宵达旦是事实,为何没有一个管理部门有所行动?杭州的某部门敢动阿里吗?事实上,阿里受到的约束可能越来越少了。
另外就是对劳动价值判断的不良影响,以前35岁正是追求事业冲刺的时候,现在35岁等于退休?这是什么奇怪逻辑?甚至35岁被开除还要被归责于不努力?这里还有个问题,以前一位年轻人25岁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以前是20年,现在不到10年,这是影响生计的问题。
瑶台:阿里以前非常强大,潜力极高,以前战略清晰,高歌猛进。现在是特别巨大,但在战略扩张上,阿里开始放缓了:没有更多新的,颠覆性的业务诞生。靠内收割供应商、员工、消费者,总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