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经验

北京古迹八大景点 北京名胜古迹景点介绍

“赫赫京都千百年,钟灵毓秀萃龙渊”。北京四九城之中的东城作为“二环之内老皇城”,每一块青砖灰瓦都蕴含了历史的灵气,胡同里的琉璃窗花也都充斥着文化底蕴。

近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,东城区有6处榜上有名。

作为首都核心区,北京市东城区也是北京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,辖区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50余项,其中国家级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余项,元、明、清三代古建筑比比皆是。

故宫博物院、明城墙遗址公园、北京孔庙、东交民巷、国子监……这些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古迹,都聚集在了东城区。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。

今天人们对文物古迹愈发加强了保护意识,东城区始终致力于对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与合理利用。在这里古都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创新文化、京味文化相互渗透、融合发展。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六处文物鲜为人知的前世今生。

01澄清下闸遗址

类型:古遗址

时代:元

澄清下闸遗址在地安门东大街南面不远,北河沿大街北河胡同东口,位于京杭大运河通惠河故道北段,为元代水工设施,与澄清上闸和澄清中闸并称为澄清闸。初为木闸、后改为石闸。1956年前后,部分故道改作暗沟,澄清下闸填埋。2015年经发掘,发现闸墙、雁翅、水闸等遗存。经过保护整治,现作为下沉式文化遗产景区对社会开放。澄清下闸是研究京杭大运河历史、北京水系变迁及工程技术史的重要实物遗存,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重要遗产构成。

02永定门御道遗存

类型:古遗址

时代:清

永定门城楼是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南段点,永定门御道遗址位于东城区永定门东滨河路18号永定门公园内。永定门御道始建于清雍正年间,是一条北起前门五牌楼,南至永定门的石板道。清末至民国期间由于修建电车轨道,永定门御道被逐渐改建,将原路面石板改铺在轨道两侧作为辅路。现遗存于2004年发掘出,西侧路面140余米,东侧路面108米。遗存路面多以花岗岩条石铺砌,下方为三合土夯筑的路基。永定门御道是连接皇家建筑与祭祀建筑的纽带,是皇家祭祀仪式的重要空间延伸,是中轴线乃至北京城道路交通发展的历史见证。

03宏恩观

类型:古建筑时代:明、清

宏恩观位于东城区张旺胡同2、4号,豆腐池胡同21、23号、赵府街71号。其前身是始建于元代元贞年间(1296年至1297年)的千佛寺,明代更名为清净寺。清光绪年间改扩建为宏恩观。原为三路,坐北朝南,现存中路和东路。中路现存二进院落,东路由南北两座跨院组成。主体建筑保存较为完整,是研究我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布局特征、形制特点、装饰艺术的重要实证。

04玉河庵

类型:古建筑时代:清

玉河庵位于东不压桥东北侧,沿玉河故道而建,为坐西北朝东南的二进院落,主体建筑为山门、正殿、后殿及各进配殿。民国后,殿宇逐渐倾毁,后仅存正殿和后殿。2007年考古发掘出山门、前院东配殿、西围墙等基址以及山门前的夹杆石残块和局部石板便道,出土“玉河庵碑”,是明清玉河河道及沿岸风貌历史变迁的见证。

05僧格林沁祠堂

类型:古建筑时代:清

僧格林沁祠堂位于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47号,是祭祀清代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专祠,又称显忠祠,建于清光绪年间。坐北朝南,现为二进院落。一进院现有东西配殿各五间,二进院北侧现有享殿三间,东西配殿各三间。主要建筑保存较好,格局较完整,是研究北京地区祠庙文化的重要实例。

06原贝满女中建筑

类型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
时代:清

原贝满女中建筑位于东城区灯市口大街55号,建于清晚期,是基督教新教教会在北京最早建立的女子学校,也是清末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教会学校之一。创办于清同治三年(1864)。校内原建筑现存三栋砖木结构近代楼,自南向北分别为邵氏楼、贝氏楼和贝满中斋。建筑结构、布局和装饰均保存较好,具有典型的时代和地域特征,是近代中国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实物见证。贝满女中建筑遗存现于北京二十五中的校园内,北京二十五中操场上悬挂的“民国十九年”制大铜钟上,刻有贝满女中校训“致知力行”。

文物古迹是城市的文化地标,也是延续历史文脉的有形载体。东城区对文物的修缮保护及开发利用,使文物古迹在新时代焕发生机,增添魅力。
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城 通讯员杜丹妮)

声明: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,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:fendou3451@163.com
标签:

  • 关注微信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