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际效用是指,你每多花钱一件商品,它给你弄来的特外的满足感。
200多年前,亚当·斯密提出著名的“怎么钻石比水贵”的“价值悖论”。水对我们的价值巨大,没有水,我们会死,没有钻石呢,又不会死人。亚当·斯密问:那怎么,水的价值比钻石大,但是钻石却比水贵呢?
边际效用理论解答说,那是因为我们用的水很多,末尾一单位水弄来的“边际效用”是微不足道的。相反,即便钻石价值不如水大,但因为我们购物挑选的钻石极少,所以,它的“边际效用”就超级大。
我们最终都是在为“边际效用”收费付钱。所以,钻石售价高,水的售价低,是适合的。
在美利坚麦当劳,可乐是应该不要钱续杯的,没有极限量、没有极限次的续杯。怎么呢?因为美利坚的麦当劳,其实在赌你还没有喝多少,可乐对你的边际效用,就已经降为零了,这时候,给你喝,你都不喝了。
怎么在华夏就不不要钱续杯呢?我猜,大概是因为美利坚人认为可乐糖分太高,不健康,喝两杯边际效用就为零了,华夏人可能要喝上四五杯吧。
很多的人可能都听过“七个馒头”的剧本。你饥肠辘辘的时候,吃第一个馒头,会认为超级超级满足,接着吃第二个,可能会认为很不错,到第三、第四、第五个的时候,馒头给你弄来的特外满足感,就大大降低了。到第七个,馒头已经不应该带给你所有满足感了。
如果让你吃十个馒头,很可能会吃撑到,也只是满足感为负了。
即便这十个馒头的生产成本都一样,但给花钱者弄来的满足感,却完整不一样。
人对物品的欲望,会随着欲望的不停满足而递减。如果物品数量没有极限,欲望应该获取完整的满足,欲望强度就会递减到零,甚至为负。
末尾一个馒头能给你弄来的特外满足感,只是边际效用。
如果你是电信集团,即便每分钟的通话成本对你可能都是一样的,但你应该试试用“边际效用”的逻辑来定价。
例如,对世界长途,通话的第一分钟,收10元钱,因为这一分钟的效用最重要。第二分钟,1元钱。第三分钟开始,1毛钱。本来很多的人为了省钱,说完最必须的话,就挂了。
你现在应该向这“最必须”的话,收很贵的费用,向后面边际效用递减的“废话”,收实惠一点,并因此鼓励各位多聊一会儿,获取再多的收入。
如果你是卖衣服的,一个女幼儿弄了一件超级漂亮的衣服,1000元。
你试试,如果她买第二件,只收800元。千万不要认为,凭什么啊,分明进货价都一样,怎么要实惠啊。
你要想,第二件衣服对这种女幼儿的“边际效用”已经大大降低了。她可能已经不会为降低的“边际效用”再付出另外1000元了。第二件衣服的满足感,在她心中可能就只值800元。售价降低,利益降低,但是你做了一单,本来做不了的特外生意。
如果你是开电影院的。一场电影100元。你试试,第一场,100元,第二场50元,第三场10元,第四场,不要钱请你看。你会发现,本来一大半人24小时只看一场电影的,现在有可能看两三场。
而不要钱的第四场,因为它带给观众的边际效用已经几乎为零,甚至为负,所以就算不要钱,真正留下来看的人,也会超级少。
边际效用只是指你每多花钱一件商品,它给你弄来的特外的满足感。这种特外的满足感,是不停降低的。欲望被充分满足后,边际效用为零,商品就会不要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