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以身作则,礼貌待人。
美国心理学家杰里·维考夫提到,父母一般都不会像要求孩子尊重自己那样去尊重孩子。我们的教育方式往往把畏惧和尊敬混为一谈。孩子觉得应该尊敬爸爸的理由是,如果自己表现不好,爸爸就会打他……这不是尊敬,而是畏惧。
对家长来说,正确的做法应该从倾听孩子开始。也许让一个小家伙表达自己的想法实在需要耐心,但好好倾听他的诉求却值得你花费时间。你可以俯下身,直视孩子的双眼,让他知道你很乐意听他说想说的话。这是最好的方式去教孩子认真听你的话。
2、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。
孩子可以用礼貌的语言来表达对别人的喜爱和尊敬。一旦孩子会说话,就能说“请!”和“谢谢!”等礼貌用语。你要让孩子明白,在他对你有礼貌的时候可以答应他的要求,并且,你不喜欢听到他粗鲁地命令你。
同样,以身作则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。你应该经常对你的孩子(以及别人的孩子)说“请!”和“谢谢!”,这样孩子就会明白礼貌用语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。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,都应该讲礼貌。
3、避免过激反应。
如果你的孩子打了你或者叫你“大笨蛋”,尽量不要对孩子发脾气(无论如何,你是大人,知道自己不是大笨蛋)。记住,如果孩子想引起你的注意,他就能干出所有让你生气的事儿来。你应该面对孩子,平静而坚决地告诉他:“咱们家里的孩子不能骂人和打人。”然后,你要教会孩子用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:“你要是想让我和你一起玩,就得好好告诉我。你说‘妈妈,我想让你给我讲个故事’就行了。”
4、容忍孩子的不同意见。
如果孩子们总是能高高兴兴按我们说的做,生活就会轻松多了——可是,这并非人类的本性。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,你要记住,他并不是在表达对你不尊敬,他只是有不同的看法。
教孩子明白,用不礼貌的方式表达要求,得不到好的效果(例如“你从来不带我去公园,妈妈坏!”)。教孩子用积极的方式提要求(“去商店买完东西以后能去公园吗?”),礼貌才会得到回应。随着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成熟,他就能自己用礼貌的方式提出要求了。同时,家长也应该审视自己,为孩子做榜样,言传身教。
5、设定底限。
儿童教育专家认为,教会孩子懂礼貌的最佳方式,就是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既和蔼又严厉。因为和蔼的态度能表现你对孩子的尊重,而严厉的态度则能表现你对原则的尊重。
如果你的孩子在超市里大哭大闹,你想尽办法也哄不住他,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专家建议你心平气和但坚决果断地把孩子带出超市,让他冷静下来。然后,你就可以平静地对孩子说:“现在咱们再进去买东西。”这样,孩子就能明白:自己再哭再闹,妈妈也必须买完东西,才能带自己回家。
6、表扬孩子的礼貌行为。
尽可能鼓励孩子偶然的礼貌行为,但要让孩子明白你为什么表扬他。在称赞孩子的时候,你要具体说明原因。家长们往往只说“好孩子!”“真不错!”,而实际上,应该说得更加具体:“你刚才要糖吃的时候说了‘请!’,真是个好孩子!”,或者“你刚才排队,等其他小朋友领完冰淇淋才领自己的,做得真不错!”你的表扬要具体而明确,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的礼貌行为会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励,就会坚持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