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有感而发
山水写生,首先要有感而发,与自然沟通,和眼前乃至更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,对自然造化要有虔诚恭敬之心,要将山水当作自己的老师和朋友,当成老师就不会轻慢,当成朋友就不会疏远。这样去研究自然,才会慢慢体会到她的无穷魅力。所以中国古人有天人合一之思想,也就是有感而发,物我一体。
2、取景与布局
东西方绘画之不同,有很多方面,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,就是透视方法的不同,同时也是观察和认识自然的方法的不同。传统山水画的空间透视法具体表现为「三远法」、「以大观小法」,广泛的使用散点透视,可以把不同时间空间的景物安排到同一画面,能在有限的尺幅中表现出无限的意趣来,依照古人「可居可游,可行可望」的观念,将不同角度,多个视点的景物组合在一起,这是一种诗意的哲学的观照法,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画者和观者的审美要求,在具体画面上则表现为:主次得当,错落有致,大小相宜,云水往复,路桥隐现,气脉相通,尽得林泉之趣。
3、取舍问题
黄宾虹先生有言:对景作画,要懂得「舍」字,追写物状,要懂得「取」字,懂得此理,方可挥毫作画。面对丰富的自然景物,初到写生地点,最好不要马上动笔,而应四处走走看看,先找找感觉,至少选择一个场景或一个角度坐下来,观察一番,然后再决定画什么内容,关键是所选的场景和内容应该是自己喜欢的,触动自己内心的,若感觉平淡的东西,往往会画不下去,或越画越没有底气,找不到感觉。大的内容场景选择确定以后,就面临着取舍问题,画面能否做到主体突出,节奏感强,克服画面平均,板塞,有无气韵,皆与取舍有莫大关系。
4、关于笔墨与造型
狭义上的笔墨,是黄宾虹先生总结的「五笔七墨」,造型,则是山水画中山、石、云、树、溪、瀑、舟、桥等基本形态。需要说明的是,笔墨与造型是紧密结合的,笔墨与造型都是通过「勾、皴、擦、染、点」的技法形式来表现,披麻皴、斧劈皴、米点皴、介子点、个子点等等都是根据自然物象之特点,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造型语言,又在描绘过程中,通过笔墨,传达出虚实、松紧、转折、浓淡、疏密等节奏美感,因此,「笔墨与造型」缺一不可。离开造型的笔墨,是空洞的,离开笔墨的造型,是刻板而无生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