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风筝的来历:
风筝的前身是墨子用木头制作的一只木鸟,后来鲁班用竹子,改进了墨子的风筝材质,直至东汉期间,蔡伦改进造纸术后,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,称为纸鸢,隋唐开始,由于造纸业的发达,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,到了宋代的时候,放风筝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。
2、关于风筝的诗句:
(1)儿童放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——清·高鼎《村居》
译文: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,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。
(2)只凭风力健,不假羽毛丰。红线凌空去,青云有路通。——清·吴友如《题画诗》
译文:风筝只依靠风的力量就能有矫健的英姿,不用凭借羽毛丰满。牵着的红线向天空飞去,这就是直上青云通畅道路。
3、关于风筝的寓言故事 :
春光明媚的日子里,一个孩子在草地上放风筝。 春风徐徐,风筝越飞越高。高过了树梢,高过了房顶。
风筝得意地想:假如没有那根线拴着我,我一定会飞得更高、更高。
于是风筝对小主人说:“你放掉线吧,我一定会飞得更高的!” “不,放掉线,你会掉下来的。”
孩子果断地说。 “胡说,都是那根讨厌的线,束缚着我,否则,我早就飞上天了。”
风筝生气地说。 孩子紧紧地拉着风筝的线,一边跑一边说:“别狂妄了,好自为之吧!”
风筝见小主人毫无改变主意的意思,于是开始拼命地挣扎。 一阵大风来了,风筝终于挣断了束缚他的那根线。
然而意想不到的是——随着风儿速度的减少,风筝掉进了草地旁边的池塘里,再也飞不起来了。
这时,风筝终于醒悟:无论是谁,都是需要有所制约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