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:肉穗草 | 拼音:ròu suì cǎo |
拉丁学名: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l. et. Van. | |
别 称:小肉穗草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目:桃金娘目 | 亚 目: |
科:野牡丹科 | 亚科:野牡丹亚科 |
族:蜂斗草族 | 属:肉穗草属 |
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 |
肉穗草草本,纤细,高5-12厘米,具匍匐茎,无毛。叶片纸质,卵形或椭圆形,顶端钝或急尖,基部钝、圆形或近楔形,长1.2-3厘米,宽0.8-2厘米,边缘具疏浅波状齿,齿间具小尖头,3-5基出脉,叶面被疏糙伏毛,基出脉微隆起,侧脉不明显,绿色或紫绿色,有时沿基出脉及侧脉呈黄白色,背面通常无毛,有时沿侧脉具极少的糙伏毛,通常呈紫红色,极稀为绿色,基出脉与侧脉隆起;叶柄长3-11毫米,无毛,具狭翅。聚伞花序,顶生,有花1-3朵,稀5朵,基部具2枚叶状苞片,苞片通常为倒卵形,被毛,总梗长0.5-3(-4)厘米,花梗长1-3毫米,常四棱形,棱上具狭翅;花萼长约3毫米, 具四棱,棱上有狭翅,顶端增宽而成垂直的长方形裂片,裂片背部具刺状尖头,有时边缘微羽状分裂; 花瓣紫红色至粉红色,宽卵形,略偏斜,长3-4毫米,顶端急尖;雄蕊内向,花药黄色,近顶孔开裂, 药隔基部伸延成短距,距上弯,长为药室的1/2左右;子房坛状,顶端具膜质冠,冠檐具波状齿。蒴果通常白绿色, 杯形,具四棱,膜质冠长出萼1倍;宿存萼与花时无异。花期5-7月,果期10-12月或翌年1月。 |
肉穗草生于海拔1000-2450米的山谷密林下,荫湿的地方或石缝间。 |
肉穗草全草:味甘、涩,性凉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清热利湿,消肿解毒。用于热毒血痢,暑湿泄泻,肺热咳嗽,目赤肿痛,吐血,疔疮肿毒,外伤红肿,毒蛇咬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