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:珠芽蓼 | 拼音:zhū yá liǎo |
拉丁学名:Polygonum viviparum L. | |
别 称:山谷子、猴娃七、山高梁、蝎子七、剪刀七、染布子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目:蓼目 | 亚 目:白花菜亚目 |
科:蓼科 | 亚科:蓼亚科 |
族:蓼族 | 属:蓼属 |
吉林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、新疆 |
珠芽蓼茎直立,高15-60厘米,不分枝,通常2-4条自根状茎发出。 基生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-10厘米,宽0.5-3厘米,顶端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、近心形或楔形,两面无毛, 边缘脉端增厚。外卷,具长叶柄;茎生叶较小披针形,近无柄;托叶鞘筒状,膜质,下部绿色,上部褐色,偏斜, 开裂,无缘毛。总状花序呈穗状,顶生,紧密,下部生珠芽;苞片卵形,膜质,每苞内具1-2花;花梗细弱; 花被深裂,白色或淡红色。花被片椭圆形,长2-3毫米;雄蕊8枚, 花丝不等长;花柱3个, 下部合生,柱头头状。 瘦果卵形,具3棱,深褐色,有光泽,长约2毫米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花期5-7月,果期7-9月。 |
珠芽蓼生于山坡林下、高山或亚高山草甸,海拔1200-5100米。 |
珠芽蓼根状茎入药:苦、涩,凉。清热解毒,散瘀止血。用于扁桃体炎,咽喉炎,肠炎,痢疾,白带, 崩漏,便血;外用治跌打损伤,痈疖肿毒,外伤出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