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:紫苏茎、苏梗、紫苏枝茎、苏茎、紫苏杆、紫苏草 |
入药部位:紫苏的干燥茎。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,除去杂质,晒干,或趁鲜切片,晒干。 |
性味归经:味辛,性温。归肺、脾经。 |
功效:理气宽中,止痛,安胎。用于胸膈痞闷,胃脘疼痛,嗳气呕吐,胎动不安。 |
《纲目》:"辛,温,无毒。" 《本草崇原》:"主宽中行气,消饮食,化痰涎。治噎膈反胃,止心腹痛。" 《侣山堂类辩》:"紫苏枝茎能通血脉,故易思兰先生常用苏茎通十二经之关窍,治咽膈饱闷,通大小便,止下利赤白。予亦常用香苏细茎,不切断,治反胃膈食,吐血下血,多奏奇功。盖食气入胃,散精于肝,浊气归心,肝主血而心主脉,血脉疏通,则食饮自化。《经》云,阳络伤则吐血,阴络伤则下血,通其络脉,使血有所归,则吐下自止。" |
免责声明:非中草药专业网站,如有需要,请查阅权威资料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