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:翅果油树 | 拼音:chì guǒ yóu shù |
拉丁学名:Elaeagnus mollis Diels | |
别 称:毛折子、贼绿柴、仄棱蛋、柴禾、泽录旦、车勾子、层壶子、毛褶子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目:桃金娘目 | 亚 目: |
科:胡颓子科 | 亚科: |
族: | 属:胡颓子属 |
陕西、山西 |
落叶直立乔木或灌木,高可达10米,胸径达8厘米,芽球形,黄褐色。叶纸质,稀膜质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叶柄半圆形,花灰绿。色,下垂,芳香,花梗被星状柔毛,萼筒钟状,裂片近三角形或近披针形, 花药椭圆形,花柱直立,果肉棉质;果核纺锤形,栗褐色,子叶肥厚,含丰富的油脂。4-5月开花,8-9 月结果。 |
生于海拔700-1300米的阳坡和半阴坡的山沟谷地和潮湿地区。翅果油树喜光,抗寒、抗风,耐干旱和贫瘠土壤,适宜在干旱地区生长,不耐水湿。根系发达,具根瘤,萌蘖力强,3年生萌蘖枝开始开花结果。 |
翅果油树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,是经第四世纪冰川作用后残存下来的 中国特有的古生物植物,仅在中国陕西、山西两地有少量分布,属国家一类保护树种。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。 翅果油树是法国人Girald于1899年在陕西省户县劳峪山首次发现,1905年由德国植物学家Diels确定了拉丁学名, 至2013年原发地仍有此树十余株。 翅果油树具有生命力强和经济寿命长的特点,人称“砍不死的树”,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翅果油树仍处于盛果期,可谓“一次栽植,百年受益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