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:肾蕨 | 拼音:shèn jué |
拉丁学名: | |
别 称:蜈蚣草、圆羊齿、篦子草、石黄皮 | |
门:蕨类植物门 | 纲:薄囊蕨纲 |
目: | 亚 目: |
科:肾蕨科 | 亚科: |
族: | 属: |
肾蕨是附生或土生植物。根状茎直立,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,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,匍匐茎棕褐色,粗约1毫米,长达30厘米,不分枝,疏被鳞片,有纤细的褐棕色须根;匍匐茎上生有近圆形的块茎,直径1-1.5厘米,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。 叶簇生,柄长6-11厘米,粗2-3毫米,暗褐色,略有光泽,上面有纵沟,下面圆形,密被淡棕色线形鳞片; 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30-70厘米,宽3-5厘米,先端短尖,叶轴两侧被纤维状鳞片,一回羽状,羽状多数, 约45-120对,互生,常密集而呈复瓦状排列,披针形,中部的一般长约2厘米,宽6-7毫米,先端钝圆或有时为急尖头, 基部心脏形,通常不对称,下侧为圆楔形或圆形,上侧为三角状耳形,几无柄,以关节着生于叶轴,叶缘有疏浅的钝锯齿, 向基部的羽片渐短,常变为卵状三角形,长不及1厘米。叶脉明显,侧脉纤细,自主脉向上斜出,在下部分叉, 小脉直达叶边附近,顶端具纺锤形水囊。叶坚草质或草质,干后棕绿色或褐棕色,光滑。 孢子囊群成1行位于主脉两侧,肾形,少有为圆肾形或近圆形,长1.5毫米,宽不及1毫米, 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,位于从叶边至主脉的1/3处;囊群盖肾形,褐棕色,边缘色较淡,无毛。 |
肾蕨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,肾蕨喜温暖、半荫和湿润环境,忌阳光直射。 |
肾蕨的叶或全草:味苦辛,性平。入肝、肾、胃、小肠经。清热,利湿,消肿,解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