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学名:披碱草 | 拼音:pī jiǎn cǎo |
拉丁学名:Elymus dahuricus Turcz. | |
别 称:合叶子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单子叶植物纲 |
目:禾本目 | 亚 目: |
科:禾本科 | 亚科:早熟禾亚科 |
族:小麦族 | 属:披碱草属 |
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青海、四川、新疆、西藏等省 |
披碱草,秆疏丛,直立,高70-140厘米,基部膝曲。叶鞘光滑无毛;叶片扁平,稀可内卷,上面粗糙,下面光滑,有时呈粉绿色,长15-25厘米,宽5-9(12)毫米。穗状花序直立,较紧密,长14-18厘米,宽5-10毫米;穗轴边缘具小纤毛,中部各节具2小穗而接近顶端和基部各节只具1小穗;小穗绿色,成熟后变为草黄色,长10-15毫米,含3-5小花;颖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8-10毫米,先端长达5毫米的短芒,有3-5明显而粗糙的脉;外稃披针形,上部具5条明显的脉,全部密生短小糙毛,第一外稃长9毫米,先端延伸成芒,芒粗糙,长10-20毫米,成熟后向外展开;内稃与外稃等长,先端截平,脊上具纤毛,至基部渐不明显,脊间被稀少短毛。 |
披碱草多生于山坡草地或路边。 |